top of page

《耶稣之钥》第十九章 灵魂之目的


“你的生命具有一个目的。 你的诞生是为了要以一种别人无法替代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的。 你为生命带来与众不同的天赋、才能、和经验。 每一个经验都是你「生命目的」的钥匙, 每一种天赋都是你「生命目的」的工具, 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人, 都是为了发觉或升华你「生命目的」的教练。 每一个生命都拥有天生的存在理由。 目的是生命的创造力,透过你从内向外移动。 这是每一个灵魂内在深层的秘密, 它带来一种对个人身分与定位的深刻直觉。

“你灵魂的目的是成为你「爱」的本质! 当「生命目的」呈现时, 你经由促进它们,而迈向这终极的存在状态。 「生命目的」是与生俱来的, 而且所有生命都带着它的源头的目的。 当你能够观察并且尊重别人的「生命目的」时, 你就能够发现自己的。 当你荣耀这「生命目的」的力量时,这力量也会荣耀你。 它会引领你进入你内在最高的知识。 它是这样运作的… 当你服务「生命目的」时,你建立了个性。 然后,随着你的个性一层又一层的增加, 它证明了储藏在你生命深处的无形潜能。 个性是你个人历史与经验的总和, 它符合你无法在最初时看见的主要目的。 除非透过服务而展现,否则「生命目的」无法被看见。 「生命目的」升华并指引你对生命的奉献。

“许多人被「卡」在目的这主题上, 因为,他们一直以为别人能给予他们目的。 他们希望外在的力量可以加强这外来的目的。 一个人可能执着于带给他力量的目的, 而另一个人可能会拒绝任何一个自己无法被妥善定位的目的。 其他人则尝试拥有一个目的, 就好像那是他们肯定自我价值的特殊收藏。 你能如此拥有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你灵魂的目的~成为你「爱」的本质。 所有其它目的都是和某些人事物接合的产物。 即使灵魂的目的也是与上主结合的结果, 但是,它是你可以独自享有的永恒赠礼。 目的是你与生命的接合,也是你所成就的生命。

“目的之力量属于生命本身,而且存在于每一个生命里。 目的等待着生命去活化它,就好比种子在土壤中等待着雨水。 你拥有一个生命目的,因为你内在拥有目的的力量。 你不知道那个目的是什么, 直到它被某种与生命的互动所激发。 如果你等待着目的先被揭示和确认,才去扩展和触碰生命, 你会永远等待,并猜想着你的生命目的究竟是什么。 你也无法断定你的生命目的,因为它不是你头脑的发明。 生命目的从你的关系、归属、以及你的天性中浮现。 然而,你确实有一个「晴雨表」可以得知, 从所处的情境中,可能浮现出什么样的生命目的。 那个「晴雨表」就是你的「心」。 还有一个外在的指导方针, 那就是你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价值。”

“生命能量存在于万物之中, 活化所有生命,也遍布于非生物里。 生命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比电力更巨大。 当关系形成时,能量会被释放,而且目的会被揭示。 许多人在他们的脑海里探索、排演、和发展目的, 希望一个被塑造良好的目的能够引出自己渴望的关系。 有时候,这有效的形成一个初始的连结。 然而,一旦连结或关系被建立, 这结合固有的能量有它自己的生命, 而且,鲜少会确切的遵循先前的期望。 目的总是带来惊奇。 确保正面结果的最佳方法是: 以能力、奉献、和弹性去实践「爱」与「服务」。

“企图以过度防卫、控制、或勉强的态度「计画」你的目的, 或是希望它们被放在一个闪亮的银盘上送到你面前, 会让你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和机会。 明白你「成为爱」的真正目的,踏实的投入生命是更好的, 这会带领你进入一个具有价值的经验, 而且最终将达到安全的港湾。 让目的照顾它们自己, 并且将你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所建立的关系上,对你会更好。 这些关系带给你满足吗? 这些关系能服务别人吗? 有这些关系比没有这些关系感觉更好吗? 这些问题适用于各种人事物。 如果你想要一个崭新的目的, 考量改变你建立关系的方式,或是所建立的关系的性质。

“一个目的并不比另一个目的重要。 你所作的奉献、它对别人的价值、以及它为你带来的满足, 才是使一个目的超越另一个目的的真正原因。 有两个主要的障碍使你无法更清晰的看见你的目的, 这是当今非常普遍的。 第一个是:缺乏自信心。 这种情况对于发现目的总是一项挑战, 因为,目的从内向外授予你生命的意义。 当你感到自己不值得去了解你对别人的价值, 你会障碍自己的目的。 除非你肯定自己的价值, 否则,你无法拥有深刻且持久的满足。 这就是为什么在你准备了解自己的目的时, 「工作、服务、和奉献」会是助力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障碍是:丧失神圣感。 目的是认出我们内在的神性。 这项了悟会引领你选择一种与神圣临在和谐一致的工作。 它可能透过家庭、社团、人际关系、工作、创造性活动、 和信仰的实践而得以展现。

“目的属于生命,而生命是神圣的。 事实上,在宇宙之内,「道(LOGOS)」、生命的神圣原理, 是每一个灵魂里的内在目的。 有一些途径可以揭示它。 目的就像连接天与地的高山。

透过上山的途径,人可以将自己提升至神性, 而且,透过这真诚的努力,神性可以向人类揭示祂自己。 对许多人而言, 这上山的途径是透过大自然以及一切自然的事物。 对其他人而言,这途径是透过创造和直觉的探索。 对一些人而言,它是透过工作和人道的服务。 对其他人而言,它是透过灵性、伦理、和理性的纪律。 对所有人而言, 它是透过某些增长信念的方法和对「心」的探索。

发现生命目的是一种持续的追寻,无止境的启示是它的奖赏。 当我们倾听生命并且塑造自己的命运时, 每一个人每一天都活在这过程里。 如果有任何捷径可以发现你的生命目的, 它们总是由 「建立优先顺序、奉献、满足、以及最重要的喜悦」所组成。 喜悦之所在,就是生命目的之所在。 地球上最幸运的人们,是那些发现了比自己更伟大的使命的人, 他们发现了一个生存的理由, 促使他们以持续的热情、活力、和成长来充实他们的生活。 你灵魂的真正目的是:成为你「爱」的本质!”

当我思及「目的」,我回想起自己在纽奥良的大学生活, 当时,尽管我对成功的愿景模糊不清, 但唯一心知肚明的事情是:我的本质。

那理解中有如此的安心和力量, 以致风险与志向都只是吹动我生命船帆的风。 但是,对于未知的将来,总是有一种些微的、神秘的不安。 当时,是我记忆中感觉最鲜明的时候。 直至今日,我依然记得木兰树上雨露的芬芳, 还有那飘过密西西比河上方的温暖和风。 世界对我而言,新奇且新鲜,而且正在经历的当下就已足够。 明日是一个未知的领域,而我自生命的深处被引向它。 那是青年时期的特殊能量,提供了没有证据的了知,以及单纯的渴望。 我进入自己的生命,就好像野雁归乡。 不幸的,当我们开始真正的在世间打造自己的生活时, 往往丧失了这份勇敢的温柔, 并且开始将自己存在的理由连系在目标、外在的理想、甚至辩解上。 我们经常犯了错,然后立即以这些话:“这样做,并不是我的目的。” 来为自己的行为抱歉。 这立即且反射性的回答,清楚的显示了我们看待「目的」的方式。 对大多数人而言,目的和意图非常接近,它或许是做事的动机。 我们认为没有理由或意图的行为,就是没有「目的」的。 有时候,我们把「目的」看成是一个遥远的目标或理想, 可以在我们工作当中提供持续的动力。 对耶稣而言,「目的」是内在的驱动力, 它连结所有的生命,并且界定其中的关系、优先顺序、以及热情。 无论你是在发现自己的「目的」,或是追求一个已知的「目的」,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真理。 实践你的目的是一个选择,而这从建立你每一天生活的优先顺序开始。 若没有优先顺序,生活中就没有意义、没有方向、也没有重点。 当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人,他是指生活中优先顺序的必要性。 有效的优先顺序帮助我们善加运用天赋、才能、和习得的能力, 因为它们代表我们对自己最大的满足,以及对别人最大的价值。

当我们真正专注并投入自己所建立和培养的关系,热情自然会产生。 许多宗教和灵修的传统都谈到我们生命的核心本质。 那些已经发觉目的的人,明白他们生命的核心。 反之,那些明白他们生命核心的人,也了解他们的目的。 耶稣说我们真实且必要的「目的」是:成为我们「爱」的本质。 这是「目的」之钥,也是相关智慧的开始。 透过时间和经验,我们的核心本质发展了个性和能力。 这使得每一个人和每一种情境都能显现独特的目的。 最终,透过生命里的行动,我们建立更深层的关系,而它们也包含了目的。 事实上,人类的需求倾向于把注意力聚焦在行动上。 有些行动~例如:维持生计,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并占用非常多的时间, 以致我们开始把它和目的混淆了。 经由建立优先顺序,以及选择那些引发我们奉献的关系, 我们可以大量的修正这个倾向。 秘密在于察觉行动的「目的」,而且不把它与行动混淆。 目的包含了一种迫切的奉献感, 它支持着一个周期的行动直到完成,也支持着后续的行动。 「目的」本身有一种调整节奏和能量的方法~或许这才是它真正的力量。 优先顺序会被改变,而且热情会被活化。 当我们被一些事物感动,先前许多被认为是重要的事物,会相形失色。 我们开始排除不恰当的一切。 一个崭新的重要性浮现,而且自然的简化发生了。这过程持续到永远。 一个神秘的声音呼唤我们找到自己的天赋,并且进入自己生命里的关系。 在这呼唤里,我们发现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本质, 对于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以及要到哪里去,都有一种深刻的感知。 这最深的呼唤是由内向外发出的。 「目的」的呼唤是我们最深层次~不朽灵魂~的回响。 真正的目的证实了我们「爱」的本质。


Featured Posts
Check back soon
Once posts are published, you’ll see them here.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