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重塑心灵心理康复训练

重塑心灵心理康复训练介绍

重塑心灵心理康复训练是由国内知名心理学家、催眠治疗专家李宏夫老师,结合积极心理学、催眠、自然医学、精神动力学,并经过1000多名临床案例验证,所创立的一套科学且有针对性的治疗抑郁、焦虑、恐惧、强迫、失眠、神经官能症的心灵重塑康复训练疗法(简称心灵重塑疗法)。

心灵重塑疗法是全新康复疗法,简单方便、无需药物、效果明确具体、避免复发。

重塑心灵心理康复训练是融入生活中的康复治疗,整个疗程为90天。康复训练期间患者每天依照《重塑心灵心理康复训练教材》进行心理的康复练习,康复中心老师每十天为患者提供一次(1小时/次)共九次方法指导和心理疏导,确保整个疗程90天的康复效果。

《重塑心灵心理康复训练教材》包含三张CD教材和一本训练指导手册,三张CD共三种方法,分别是:催眠再生法、誓言法、观息法。这三种方法是传统心 理学和现代医学自然疗法的结合与互补,可以安全、快速、有效、永久的治愈患者的身心疾病。从而达到在整个疗程结束后拥有和谐健康的人生!

心理康复训练90天治疗效果详细了解>>治疗效果

患者更多疑问详细解答见>>常见问题

了解创始人李宏夫老师“抑郁重生”经历>>我的故事

重塑心灵心理康复训练疗效解释

一、心病还需心药医

心理疾病包罗万象,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失眠症或是神经官能症这些都是心理问题的不同表现,心理学界将此类症状统称为心理问题。很多抑 郁症、强迫症或其他病症的患者,还在依赖药物控制自己的症状,有的患者一吃就是十几年,有的则是断断续续服用,始终无法摆脱药物的控制。原因很简单,药物 只能起到缓解和控制的作用,没办法从根源上解决内心的问题。长期服药的患者,心率焦悴、变得无奈和麻木,对药物已形成了依赖,尽管在内心极力想摆脱,但在 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之前也只得选择服药。有些患者在接受我们康复训练后,说过这样的话:“要是我早点找到你们,就不会忍受长期服药带给我的副作用和心理负 担了” 。在言语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对药物的抵触和排斥,更能理解他们的心情。

从心理治疗角度来讲,药物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必要时,药物可以达到短时缓解和控制的作用。但必须一提的是,心理问题是不可能通过药物彻底根治的,就象有句古话所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可谓是一语道破心理康复的实质。

二、心病的根源是思想

处在抑郁或焦虑等症状中的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常人无法理解和想象的,因为患者内心的焦灼感受是那么真实。虽然大多数患者在理性层面 上,也认为自己的焦虑、担忧或是恐惧等想法是不合理的,但是自己就是挥之不去。好比,有的时候我们知道愤怒、发脾气不好,但我们就是无法控制自己这样的情 绪。在意识(理性)层面上,患者认知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在下意识里,总是会有各种各样消极对抗的想法让患者无法摆脱,这也正是为什么逻辑道理或是传统的心 理咨询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帮助患者摆脱困扰的原因。

心理疾病不像躯体疾病那样触摸可见,但它的痛苦程度不低于躯体疾病,甚至还远超于躯体疾病,这正是心理疾病的复杂性原因。导致抑郁症、强迫症或是焦 虑症等心理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是生活中发生的某个对患者具有影响性事件而形成的情结,也可能是患者在成长中消极思想(如:愤怒、批评、自责、 怀疑、抱怨、仇恨、自卑、否定等)累积的结果,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有其根本的原因,那就是所有问题都产生于我们的思想。

三、心理作用法则

人的思想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意识思想,意识思想既是我们理性的思想层面,它具有逻辑、判断、分析和推理功能,二是下意识思想,所谓的下意识 思想就是隐藏的意识思想层面,它是我们人类情感的发源地,下意识在心理学上又称之为“潜意识”,心理学者常常又把它称为内心深处。

潜意识思想是非理性的,它没有逻辑判断功能,不识真假好坏直来直去。在上面的段落中我们所提过,大多数患者产生的像抑郁、恐惧、焦虑等消极思想,在他们的意识(理性)层面上认为是不合理或是偏激的,但是自己就是无法摆脱,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于这一问题,心理学鼻祖,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经过多年的大量研究和实践给出了答案。他指出:“人的所有心理问题都是来自‘潜意识’里,当 人的潜意识受到某些扭曲暗示,或是对自身具有负面影响性的情结时,意识与潜意识就会产生分离,进而潜意识就会支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不受意识(理性)的 控制,人们就会产生种种的心理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指的“分离”与“分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接受我们重塑心灵康复训练的个别患者,起初在看到 这段话时会感到特别的恐惧,原因是他会联想到是不是精神上的“分裂”,其实这正是思想所制造出的症状。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精神法博士约瑟夫·墨菲对于人的心理现象,在先辈弗洛伊德的理论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诠释,他指出“人类的活动是以意识性的心 理思考为主,但凡事又都存在于潜意识之中,进行习惯性地思考。潜意识是一个有感觉,能创造的心。如果你输入积极、正面、爱的思想,你的人生就一定是好的; 反之,若你输入消极、负面、恐惧的思想,你的人生必定是愁苦的。你的人生如果出现了种种问题,那表明一定是你的潜意识出现了问题,而你所要做的是,你必须 改变你的潜意识。这便是心理作用的法则。”

四、心灵重塑法原理

重塑心灵心理康复训练疗 法(心灵重塑疗法)区别于传统的心理疗法,如:认知、行为、人本、完形等疗法。该套疗法是针对抑郁、强迫、焦虑、恐惧等症状的心理康复疗法,是李老师通过 大量临床案例总结的这六大病症共性问题的治疗体系。是一套针对潜意识改变和内心净化的综合疗法。这套疗法由三种方法结合直达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以达到快 速、直接、有效的根除深藏于潜意识内的根源问题。三种方法分别是:催眠再生法,誓言法,观息法。

1、催眠再生法

19世纪末,德国医学会评估催眠治疗的临床治疗结果证明,在催眠状态下,人很容易进入@脑波状态,并进入潜意识世界。这时通过催眠治疗疾病具有非常神奇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精神心理疾病和睡眠障碍是极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很多人对催眠没有真正的认识,其实催眠很贴切我们的生活,如果你是一个懂得善用催眠力量的人,你不仅会有健康的身心状态,更会获得事业的巅峰。重塑 心灵心理康复训练疗法之催眠再生法不同于其他的催眠疗法,它的主要功效是运用精神动力学原理并结合特殊的脑波音乐,通过每天晚上睡前的聆听,逐渐的帮助患 者消除睡眠障碍,进而根除潜意识里的负面思想和症结。催眠再生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大多患者在一到两周的时间内,就会体会到自身的巨大变化。

2、誓言法

日本某大学曾发明了“以音消音法”,这种方法是针对噪音发出抵制的声音,从而成功研制出让电话周围保持安静的方法。具体方法是,测出声音所具有的波 形,然后通过放音设备向它发出具有逆向波形的声音,这样就能消除杂音。这项技术曾被物理学界誉为重大发现。多年之后,美国心理创伤协会的心理专家们,在对 人的思想研究中获得了一个同样的发现。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出现消极负面想法时,可以输入与之对应积极正面的思想,便可以发生中和作用,人的心理就会获得平 静,并取而代之的是积极正面的思想。这种疗法在美国众多的心理治疗中,以被广泛运用。以有不计其数的心理疾病患者,通过这种方法完全康复。

重塑心灵心理康复训练疗法的“誓言法”,正是这种改变我们消极负面思想的方法。该疗法是运用思想中和原理,通过有针对性的植入积极思想,替换掉潜意 识里阻碍我们人格健康的消极思想(如抑郁、焦虑、强迫和恐惧等),使我们潜意识里充满积极、乐观、和谐的信念,并拥有崭新的人生。

3、观息法

持续观察呼吸,心就会平静下来,稳定的心变得纯洁,自然会达到痛苦的解脱。

呼吸是一个人人皆拥有且可专注的对象。呼吸是生命的基础,观察呼吸,不仅加深对生命本身的认识,还会让心变的稳定、敏锐和专注。

关于观息法很多人闻所未闻,一知半解的人会把它同瑜伽等方法联系到一起。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在西方国家里,观息法已经成为都市人心灵成长的主要方法。那么观息法为何有如此奇效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项了解一下:

1)呼吸的品质代表着生命的品质,呼吸伴随着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呼和吸称为“息”。

2)观察呼吸是静心的过程,养生之道在于养心,调息的过程就是养心。中医上讲“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

3)情绪直接影响呼吸,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一种情绪状态下的呼吸都是不同的,可见呼吸的节奏是受情绪控制的。呼吸和内在的气是紧密关联的。皇帝内经讲:百病气为先,所以情绪决定健康。

4)观察呼吸是对生命存在的最真实体验,持续的观察,可以让身心进行自动整合,静到深处,生命的本真就会自动显现。

5)练习观察呼吸是入微的过程,身心不断进入更细微的境界。身体就会越来越流畅、轻柔、敏锐、有活力,内心也越来越宁静和喜悦。

心理学上讲,专注于呼吸是身心一体的练习,可以让分离以久的身心开始融合,消除内在思想的对抗。回归本真的自我。

从医学上讲,呼吸、心跳、肠胃蠕动是受自律神经也就是植物神经的控制,专注于呼吸的训练可以修复高级神经系统,这是其他任何医学手段、药品或补品不能达到的。

重塑心灵心理康复训练疗法之观息法的精髓是,透过观察呼吸来净化人的内心深层,回归安详、平稳的生命本真。

五、90天改变思想,拥有健康、和谐的心灵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影响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内心。

英国伦敦大学行为心理学家简·沃德华研究表明:“3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进而形成本能性的反应。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思想,重复90天,也会形成本能性思想。所以,一种观念如果被验证了90天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我们的信念。”

如果你对改变自己的疾病没有信心,裹足不前,请扪心自问:我是要健康,还是要痛苦?不改变,就意味着痛苦;要健康,就别无选择,立即改变。让自己拥 有健康并不困难,重塑心灵心理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您重新塑造健康的内心世界。我们之所以还在痛苦和健康的边缘徘徊,那是因为我们之前不了解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了解内心改变和新的思想形成只需要90天的时间。重塑心灵心理康复训练整个疗程90天时间,就是一套针对内心改变和新思想建立、巩固与稳定的过程。和谐 健康的心灵你完全可以拥有,重塑心灵可以帮助你塑造崭新的人生。

破茧成蝶,抑郁重生

有位朋友这样问过我:“没想到自信开朗的你曾经是位重度抑郁症患者,那你是怎么走出来的呐?”我微笑着对他说:“蝶能破茧而出类似一次死亡,而我穿 越抑郁完成了生命的复活,用重生来拒绝死亡,让生命达到质的飞跃。”对于心理康复这条路,我不会说太多道理,但我的个人经历和对生命的探究是我对心理康复 的最深切诠释。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分享我对心灵的感悟。 陷于困扰,探索自助 高考后我在家度过了一段相对轻松的日子。 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我喜欢躺在床上想象未来,规划人生,有的时候一想就是大半夜。可没想到这种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却成为我内心困扰的开始。在沉溺于这种憧憬 的时候,突然一天我陷入了莫名的恐慌当中,对周围的人或物都感到及其的恐惧与不安,世界对我来说到处都充满了危险,人人都是可怕的,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给 我带来不安感,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满脑子的念头都和恐惧联系在一起。 一天晚上我通宵未眠,整晚在恐惧与不安中渡过。错综复杂的恐惧和无 望纠缠着我,一方面觉得自己在钻牛角尖,认为一切都会自然的过去;另一方面又偏偏放不下这些念头,认为一天不消除这些恐惧的念头就一天也睡不好。也正是这 些冲突和怪异的想法,驱使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天都试图排除这些恐惧,可越斗争,恐惧和不安就越剧烈。随之而来的是身体上的不适,经常头痛难忍、胸口发闷。 恐惧、焦虑的思想让我无法平静,屋子里的好多东西都成了我发泄愤怒的牺牲品。我还天真的用头去撞过墙,试图用外力带来的痛苦取代这种内心焦虑的感觉。母亲 对于我的状况和做法非常不理解,训斥了我一顿。家人的不理解更加剧了我的不安与恐惧感,整日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与绝望中。 8月份,我接到 了重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而我却没有一丝的喜悦。我感到更害怕:离家万里之远又没有亲戚和朋友,以我现在的状况能否把大学读下来。面对亲戚朋友的美言赞 赏,我大脑里却蹦出了好多恐怖的念头,内心感到更加的惶恐,担心自己会在路上疯掉,担心火车万一出轨了怎么办,更担心车上会遇到抢匪,这些画面在脑子里翻 江倒海,像就真的要发生一样,虽然理智告诉自己是不可能的,然而有种感觉似乎在提醒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在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心理斗争中,我带着恐慌与不安,来到北京找到了朋友推荐的医院,挂了心理治疗科的门诊,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高额的咨询费用简直出乎我的意料,但如果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还是愿意承担的。可结果却是,三十多分钟的逻辑大道理换来的是更加焦虑的心情。 来 到重庆,我觉得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高山林立的地形和闷热的天气让我无法适应,就连语言交流也是个障碍,加上焦躁的心情简直让我欲哭无泪。大学校园是那么 的美丽幽静,而我显然不能融入这个环境。一个多月下来,我的情况比以前更糟了,复杂的情绪且不说,躯体的不适与日俱增,眼睛变得越来越模糊、心跳莫名的加 快、胸口像压了一块石头难以呼吸、对食物也完全没有胃口。当时睡眠也是我很大的障碍,因为恐惧的思想就像我的呼吸一样存在着,即便睡着了感觉也像醒着,无 边无尽的痛苦折磨着我,让我痛不欲生。寝室的同学见我一副消沉的样子,经常开导我,可他们无法理解我内心的痛苦。 在大学的几年里,我从 未停止过求助,我先后去过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各大城市,拜访过我了解的所有与心理有关的医院或咨询室,奔走了一遭之后,我才知道,自己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并拌有强迫、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心理疾病,正是这些可怕的症状,让我开始了一边了解心理学一边和困扰做斗争的历程。我知道,很多 人和我一样因为自己的困扰才开始知道心理学、心理障碍、神经症等等一大堆的与心理相关的知识。抑郁症分为三个等级,轻度、中度、重度,而对于重度抑郁症来 说,在所有的神经症和心理问题中是非常复杂的,从那以后抑郁症便成为我更担心的问题。 当时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同学陪我去重庆歌乐山精神病 院,在门诊大厅里我看到一名护士正在陪一个穿着病号服的病人做检查。这个病人斜着眼看着我,还不时的向我傻笑挤眼,趁护士不注意蹑手蹑脚的走过来对我说: “你跑不了了,红卫兵小将已经把这里包围了”。当时我完全被吓死了、惊呆了,自己感觉完全不行了,这就是我的未来?恐惧的情绪一直笼罩着我,当晚满脑子都 是那个病人和我说话的情景,越害怕越想,越想越害怕,生怕自己会变成那个样子。 我也曾多次想到过死,多次留下遗书,想给自己的痛苦做个 了断。记得有一次我站在学校寝室的天台上,如果不是同学及时赶到,我早已不在人世。我一次次地劝说自己,打消这个念头,可持续不断的失眠,以及对生活的极 度恐慌每分每秒都在侵袭着我,在我认为,死对于我那时来说就是一种解脱。闭上眼是无法摆脱的持续失眠和恐惧,睁开眼又觉自己很无力,无论是什么样人;包括 路边的小贩或是民工,我都认为比自己强。自己没有任何价值感,生活没有任何快乐可言,心中没有一丝温暖,前途更没有任何指望。 长期的恐 惧使我变得更加敏感多疑,经常会因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一个小动作而胡思乱想。记得在大二元旦,同学们去重庆市平顶山公园看烟花,有个同学开了 句玩笑:“这么多人要扔颗炸弹会是什么样?”大家都被这玩笑逗笑了,而我当时真被吓死了,出了一身的冷汗,毛骨悚然,看看周围陌生的面孔感觉都有可能是恐 怖分子,仿佛重庆就是美国。恐怖的感觉无处不在,上课时担心顶棚的风扇掉下来伤到同学;听说谁有钱会担心他会被坏人算计;躺在床上担心上铺塌下来砸到自 己;别人用水果刀削苹果,会担心自己失去理智夺过水果刀去杀人;听到有人提起精神病,就会担心自己会变成个精神病人。整个人变得极度紧张,感觉自己如同困 兽,四处走动,想做点什么,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有时,逃出去的想法非常强烈,但是对逃到哪里去,去做什么却不清楚。生活对我来说变得异常空虚,毫无快乐可 言。即便说有快乐,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恐惧,因为快乐会使我联想到“乐极生悲”。我发现自己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任何事情,包括看书、听歌等等很多小事。就觉得 自己像被一片乌云笼罩着,陷入了无法攀爬的深坑,总是挣脱不了这种强烈的束缚,整个人处于崩溃的边缘。 出现转机,突破内在困扰 此 后,由于身心极度疲惫又没有其他快速而直接的解决方法,我开始接受药物治疗。服用一种精神类抗抑郁药“盐酸氯米帕明”,这药的副作用很大,在前半个月里, 白天整个人全身无力,头昏昏沉沉并伴有恶心的症状,晚上胃里像有团火在燃烧,大量盗汗就连小便都有失禁的现象。三个月的时间里我的恐惧、焦虑的症状有些改 善,可是令我更痛苦的是我发觉自己的记忆力明显下降,思维也变得迟钝。于是我放弃服药,没有想到的是停药后几天恐慌与不安的情绪又扑面而来,甚至比之前更 强烈。 没有办法下,我只能继续服药来维持自己的状况。相比之下,百忧解是我吃过多种抗抑郁药中副作用最小的,效果也是较为明显的。在一年的服药期间,我曾多次停药,但没过几天症状就会再次复发,并且症状更加严重,最后导致出门在外身上都要随身携带药物。 抑 郁症的治疗费用是相当高的,就连吃药的钱可能就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甚至更多,更别说心理咨询方面的费用了。高额的医药费用,也是我非常头痛的事情,家里 对自己的情况根本不相信,以为是找借口多要钱用,所以给的钱也是有限的。暑假里,带着堂姐借给我的钱来到上海同济医院看了心理科,后也去了几家心理咨询 室,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钱所省无几,除了带回几盒百忧解、几本书,心理困扰没有任何改变,只得失望而归。 都说久病成良医,但在心理疾病的 相关知识上关注越多,自己的问题就越多。由于自己还没有健康的心态,对于网络上或是书本杂刊上所看到的各种心理疾病的介绍,都会扣在自己身上。更可怕的 是,我总是控制不住去感觉有没有幻听,有没有幻觉,同学们有没有在背后说我闲话,有没有人想害我等等。越是害怕自己会精神分裂,就越是控制不住去体验精神 分裂的症状。 我在求助过程中,还遇到些困惑,就是医院和心理咨询室的理念上有很多冲突,医院主张药物治疗为主,而咨询室则更主张心理疏 导。在方法和技术上,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搞得我象只无头苍蝇一样撞来撞去。困惑之下,我没有办法,只好一方面求助一方面自己寻找答案。这个斗争 的过程便是我的转折点,人生起起落落,多少谷底在等着我们逾越,现在回过头看自己从谷底走过来,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无论经历怎样的痛苦,生 命本身都在忠诚的为我们寻找解脱的出路,都在帮助我们把负面情绪调整为正向和积极的。 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在接受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我越 来越依赖药物,并且剂量也慢慢增加,我意识到药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的问题。大学即将毕业,但我当时的身心状态显然是无法融入到社会中,我又陷入了绝望 中。正如绝处逢生,我决心把主要精力放在心理方面寻找解决之道。在大量阅读了相关书籍后,有两本书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一本是《奇迹课程》,作者是美国从事 医学心理治疗的两位心理学家海伦•舒曼和威廉•赛佛;另一本是《心灵的处方》,是德国的两位著名心理治疗专家,多丽斯•沃尔夫和罗尔夫•梅尔克勒所著。在 认真的读过这两本书后,我便开始练习书中的一些减压放松练习,每天早晨5点钟,都坚持到学校的操场上去跑半个小时,回到寝室躺在床上开始练习呼吸放松,我 发现一段时间后,自己的视力越来越好了,而且身体肌肉不再像以前那样紧绷了。这更加鼓励我用自己来探索心理的奥秘。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无意中翻阅了一本 书,这本书让我产生了巨大的转变,《you can heal your life》中文译本叫《生命的重建》,正是这本书开启了我对生命的希望,使我走上了助人助己的道路。这本书在美国几经再版,仍然是最畅销书之一,曾创《纽 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50周第1名的骄人纪录,被译成25种文字,在35个国家或地区出版。 《生命的重建》这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灵导师露 易丝•海的所著。她曾患有癌症,但在他人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最终战胜了癌症。书中教你如何有效的改变自己,如何重建自己的生命,并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基本 方法。在认真看过这本书后,自己不禁流下泪水,觉得书中有些个案的症状就像是在描述自己,既然癌症都能治愈,我想那我的痛苦也一定可以解决。 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总会走一些弯路,我反复研读《生命的重建》这本书,并依照书中宣誓的句子做练习,几个星期后,发现自己的恐惧思想减少了,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说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这对我来说已是不小的收获。 坚 持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通过研究我找出了问题,书中宣誓的句子对我来说不具有针对性,我想如果能找出对自己症状吻合的句子, 一定会效果更显著。一个星期后,我总结了几个适合自己练习的句子,如“我放弃在我意识中制造担心和害怕的旧思想,我现在接受人们对我总是很友好的,我完全 的安全”,“我放弃各种担心和害怕,在我生命中没有万一,在我生命中发生的只有对的和好的”、“我所有的担心和恐惧都是我的旧思想造成的,我现在决定放 弃”。当时觉得这些句子很好笑,但我还是坚持在做宣誓的练习,是露易丝•海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一直在支持着我。起初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效果,甚至感觉是在 自欺欺人,但随着练习时间的加大,感觉自己的消极思想一点点在消除,并且体会到在不同情景下练习有不同效果,尤其是早晨一边跑步一边大声宣读句子,效果更 加明显。 结合宣誓法我又针对自己情况做了调整,晚上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开始练习“静坐”,起初的时候真是非常痛苦,闭上眼坐下来,脑 子里的害怕念头反而更多,担心自己会走火入魔,担心会被同学说是邪门歪教,搞得自己更加紧张。无论用什么方法练习,开始都会遇到阻碍和困难,“冥想”也不 例外,躺在床上想象一幅安全画面,自己身处其中,在这个环境中,我是主宰者。预期的想象和实际总是有差距,恐惧和不安全的画面总是会不断的冒出来,打破平 静,反反复复的出现。但当自己能够正确认识这些现象,且掌握了一定练习技巧之后,自己便能够平静的接受一切,坚定的持续练习。尝试过很多方法最后我发现, 催眠法、冥想法、宣誓法和呼吸法效果非常奏效。 在选择了有效的训练方法后,我非常精进的用功练习,自我调整心态,每天坚持从不懈怠。改 变的过程是缓慢的,坚持的过程是痛苦的,在刚开始停服药物时是非常痛苦的,但随着持续的练习,发现自己在没有药物的控制下,能够睡觉了,这令我非常的惊 喜,也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并激励我要继续坚持下去。三个月后的一天晚上,我正在新华书店看书,突然感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整个人从头到脚一下子松弛了下来, 思维突然清晰了,眼睛变得明亮了。回来的路上天上虽飘落着阴雨,但对我来说是那么的平静与柔润。心变得像黎明时山中的湖水一样静谧,周遭人和物也是那么的 和谐与纯然。心静得可以倒映出周遭的一景一物,同时也可以让细看的人澈见它的深处。当这种清澄的感觉来临时,整个人都融入了平和、宁静与安详的感觉中。 助人之路,探索内在秘密 回 顾大学的几年里,有辛酸与苦涩,也更有磨练与成长,经历了多少次的绝望和打击,走过那种种痛苦,内心的感慨真是无以言表。在面对困惑、探究内在、坚持不懈 的努力后,终于走出了阴郁。所以,我决定全心投入到心理救助的事业中,一方面原因是了解到还有许多在痛苦中挣扎的朋友没有寻到出路;另一方面是自己的这段 心路历程促使我要继续探索自我内在的秘密。 毕业后我全身心研究心理学,决定终身从事心理研究与实践。先后到重庆西南师范和中科院心理研 究所进修心理学,并跟随国内外顶级催眠大师廖阅鹏、艾瑞克森的大弟子斯蒂芬•吉利根学习催眠疗法,也在香港进修自然医学顺势疗法,音乐治疗,并取得了国家 心理咨询师资质。曾在重庆、上海、北京从事了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为更有效的帮助患者重塑自己,走出内心低谷,我已亲身经历和体会结合各体系流派的理论, 使诸多患者从抑郁、强迫、焦虑、恐惧中走出来。 一些患者向我咨询,我告诉他们我经验到的治愈方法,建议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按照方法持之 以恒的去练习,有的人迎接到了光明,但也有的人仍然在黑暗中徘徊。了解清楚原为,我给他们讲了佛陀的一个故事——《自己走这条路》,如果你听闻了一种方法 或是一种理论你觉得是正确的有效的,并用你的思想去思考判断,但最后没有身体力行的去体会印证,那么这种理论或方法永远不会在你身上产生效果。无论任何方 法都要自己去经验后才是属于自己的,才会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如果我们只是听闻了、思考了、并没有运用那这种方法再好再有效也永远是别人的方法,效果也永远 会在别人身上实现。自己永远经验不到方法带来的改变。路是自己走的,如果你向前迈一小步,目标就缩短一大步;如果你走完全程,就到达了最终目标。我就是这 样一步步坚持的走下来的,只要坚持按照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就能看到雨后的彩虹。 多年来从事心理治疗我深深地感悟到,心理 治疗是一项光明的事业,这是因为他承受着生命的分量。我能够走上心灵救助这条路,是我自己体验到心理治疗承担生命的过程。我心怀感恩,庆幸自己用亲身的经 历感悟到自助助人的艺术。也正因如此,我更懂得如何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心”支撑“心”的道理。心灵救助不是用道理来帮人解脱,而是用生命的力 量彼此支持,所有心理治疗都是用人天性的力量“爱”来推动人的成长。 破解心理问题的两个复杂性 当时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同样困扰我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遗传论,另一个是内因性抑郁症,这两者在当时治愈率都是非常低的。对于这两个问题,心理界人士也一直是争论不休。 对 于“遗传”因素,很多医院的心理医生都比较关注,这令我当时非常害怕,在我母亲家族中,我二姨患有精神病,还有就是表舅从北京进修学习回家后,莫名其妙的 精神失常了。很多心理治疗师,会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如果这位患者有家族病史,那么他就会被扣上潜在的“遗传”帽子,其实他们并没有做“基因检测”,所下 结论也是不科学的推论。 在美国新一代权威心理学家Helen Schucman 和William Thetford的研究中表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来自过去的思想”。“所谓心理疾病的遗传性,是指成长经历中家庭环境、人际关系模式、教育方式等因素有 沿袭和传递现象,不健康的关系在不同的代际传递,同样的家庭关系模式和氛围往往造成家族里出现同样的心理问题。很多心理疾病并没有发现生物学所说基因遗传 性,而遗传性也只不过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模式传承而已,基因遗传纯属是个大谎言”。也就是说我们的抑郁、焦虑及恐惧等情绪是后天习得的,是我们过去的成 长历程所导致的。 我成长在一个充满愤怒和暴力的家庭。父母都是乡村教师,父亲的脾气非常暴躁,而母亲性格懦弱。在我记忆里,直到上大学 前都经常被父亲打骂。每当父亲遇有不顺心的事或是喝得醉熏熏的回来,都会找茬打骂母亲,而我也逃脱不了被责骂。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期望就是我和母亲 不被打骂。 生活中,父亲对我非常严厉,要求我做任何事都要做到最好,并且还会拿我和别的孩子比。我要是犯了一点小错误或是做的不符合他 要求,又是一顿毒打和责骂,有的时候还会牵连到母亲。那个时候我很怕看父亲的眼睛,就连父亲一举手投足都会让我胆战心惊。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没有任何快乐可 言,都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的,不知道是真的没有快乐,还是那些快乐早已被这些负面和消极的情绪所掩埋。恐惧和不安的种子就是在这个时候深深地扎根于我的内 心。 由于对父亲的惧怕,我做事说话都特别的小心谨慎,生怕有什么疏忽,即便如此还是难逃严厉的责骂。父亲从来没有夸奖或肯定过我,我曾 努力去表现自己来赢得父亲的赞赏,但结果是,我考了第一名父亲也没有任何表扬和鼓励的话,就只是说一句“这还像个样子”。我常常觉得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够 好,才会引起父亲的怒火,甚至觉得父亲对母亲的愤怒也是由于自己做的“不够好”所引起的。 幼年的我性格孤僻、内心自卑,没有任何玩伴, 看着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闹,我只有在一旁羡慕的份,有时通过给小朋友买好吃的讨好才能同他们玩耍。这让我在意识里更加印证了自己“不够好”的事实。这种对自 我的不认可与不接纳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最终导致我高考后突然爆发抑郁、焦虑、恐惧的情绪。 正是美国心理学界的新论点使我认真思考了自 己的问题并分析了自己的过去,我发现自己的问题早在幼年时就埋下了种子,累积到高考后症状全面爆发。所谓“遗传论”得说法,在我得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 析后完全瓦解。我们在没有健全的心理防御机制时,内在的情绪、情感以及性格都会受到成长经历、家庭教育和环境所影响。 再一个就是“内因性抑郁症”难以治愈且时常复发,很多心理医生也大多是借助药物来调解,相比于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却显得苍白无力。通常有些心理医生认为,“内因性抑郁症”是性格或者说是气质类型所决定的无法改变,除了药物的维持没有更好的方法。 在美国心理创伤协会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最终得出了结论,内因性抑郁症和多数的心理问题一样,都是由成长经历、环境、及教育方式所造成的,并指出性格和气质类型与心理病症没有直接关系,性格也绝不是先天性的,并且完全可以改变。 我们知道性格的改变是有其复杂性的,就像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和性格形成,是成长的环境、教育和所经历的生活事件等等塑造起来的,但也是可以改变的。记得以前在美国心理治疗大师斯考特•派克的一本著作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 国有一个家庭,男孩的爸爸是外科手术大夫,稳重低调;性格内向,做事情严谨认真,妈妈是搞化学试剂的,平时言语也很少。男孩受爸爸影响很大,不仅做事情的 风格和性格想象,而且男孩心理暗暗的励志以后也要象爸爸一样,做一名外科手术大夫拯救病人,但不幸的是,在男孩15岁那年,爸爸在一次车祸中离开了他,这 次意外给男孩内心造成了巨大打击,两年的时间里他把自己完全给封闭了,每天都是抑郁寡欢,性格变的更加内向,他开始仇恨这个世界,仇恨周围的人,他认为上 帝对他不公平。后来男孩的妈妈认识了一个百老汇的演员,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两人结婚了,同男孩的亲生父亲大不相同的是,他的继父是一个非常开朗又很风趣的 人,继父为了能让男孩改变这种心境,经常带男孩去观看各种演出,给他讲一些故事,受继父的影响,渐渐的男孩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变的越来越开朗,并逐渐的迷 恋上了戏剧,在继父的鼓励下,后来这个男孩成为了百老汇的有名的风趣幽默大师。 故事中的男孩,就是美国心理治疗大师斯考特•派克的好朋友,如果这个男孩的亲生父亲没有去世的话,很可能他会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外科手术大夫,在没有其他的变故下,他的性格也很可能像父亲一样。 一个人的气质类型与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生活中经历了一些变故或遭遇一些打击都是会发生相应变化的,一个积极开朗的人在经历了一些挫败后,想想他会变成什么样呢? 人 的心理就好比一根皮筋,在心理积累了过多的负面情绪和消极思想时,就会像皮筋被拉到极限长度断裂而伤到了自己。皮筋固然是有弹性的,但这种弹性是有限度 的,我们的心理也是一样的,他可以承载和消化来自外界的压力和自身消极思想,但这些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无条件的装载,而如果我们运用积极、正面、爱的思想 滋养我们的内心,必然会重新呈现一根有良好弹性和张力的皮筋。 我发现在诸多患者中,存在着相同的问题,他们把存在于生活中正常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视为不正常的,担心自己会患上心理疾病,之后过分的关注这些正常的症状,并在网上或一些书籍上了解,越是关注那些负面的情绪和症状,就越是会拿自己与其对照,其演变的模式就是: 最后他们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结果他们真的是有了这些问题。就像一些失眠症患者,因有几次失眠现象,而后过度的担心,越担心对照症状越失眠,最终导致害怕失眠而真失眠了。其实认知心理学相关知识是给人以帮助,而不是让我们用这些知识的框架束缚我们的认知和意识。 无 论是在心理或是躯体上的症状,我们都可以选择以一颗平衡而开放的心接受新的思想,用信任的心相信自己有自愈的能力,用恒久的心坚持你的信念。用“理解”、 “接纳”、“坚持” 三心合一的力量,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可逾越的心理障碍,无论你是哪种心理问题或是躯体疾病,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解决方法。当然我们现在所用的方法是结 合了大量临床案例总结的最有效、最快速、最科学方法,如果你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是躯体疾病,请同我们联系,我们可以让你的内心恢复宁静。我们虽没有 灵丹妙药让你立刻消失痛苦,但我们有一颗互相支撑的“心”给你力量,帮助你走出黑暗的低谷。 结束语 在我探寻自己治疗的漫长期 间里,曾读过一本书,(A Course In Miracles)中文译名 是《奇迹课程》,作者是美国研究医学心理学的两位杰出的心理学家海伦•舒曼与威廉•赛佛,这本书一经出版便轰动了全美书籍,这本书给了我非常大的启示和帮 助,在书中,写着这样一段话“我们的问题和思想模式大多都是来自于我们的过去,只有放弃过去的接受新的思想,才有真正的解脱”。 每个人 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是有着各种复杂的原因,也许你的问题是童年成长过程中积累的,也许是你生活中遭遇了某个或某些对你有影响性的事件等等,引起我们产生心理 问题的原因可以说是无所不在,可能你认为自己的问题是多么的复杂严重,可能你还在为自己的问题发愁抱怨,或者你曾求助过多位的心理医生或尝试过多种方法最 后无效而感到无助,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都可以成为过去,健康和快乐才是我们生命的本质,我们可以帮助你摆脱痛苦的羁绊重塑新的人生。


Featured Posts
Check back soon
Once posts are published, you’ll see them here.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